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湖南在线 >

长沙市发展改革委作《关于长沙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时间:2024-03-28 08:38
  新使命新担当,以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新长沙

市发展改革委作《关于长沙市2021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长沙晚报12月30日讯 (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在12月30日开幕的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发展改革委向大会书面报告长沙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摘要)

(一)打造“三个高地”,发展优势不断提升

制造业迈上新台阶,“1+2+N”先进制造业集群新格局加快构建,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达1254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家。科技创新构筑新优势,成为国内唯一集齐智能网联汽车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83件,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改革开放获得新成效,上市企业总数达78家,市场主体总数达135万户,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形成34项制度创新成果,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突破1000列,再次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

(二)着力扩大内需,经济循环保持畅通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市1575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72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0.5%。投资质效稳步提升,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发行新增债券332.24亿元,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消费活力不断激发,有效开展四季主题系列促消费活动,五一商圈、凤凰街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坡子街位列国庆消费热门商圈榜全国第八。能源保障坚实有力,全面启动新一轮电网“630攻坚”建设,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产送电,累计投产宁乡50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40项,全年电网供电能力超过1050万千瓦。

(三)注重品质提升,城乡发展行稳致远

城市建管品质上档升级,长沙晋级特大城市行列,首批8个重点片区城市更新开工121.01万平方米,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开展“百日奋战扮靓星城”市容环境整治,解决了一批“脏乱差”“违堵占”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建成全国首个双季稻“无人农场”,建设美丽宜居村庄955个,率先全省实现农村户用无害化厕所全覆盖,新改建农村公路770公里,建成放心满意标准化小型水库200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推进,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32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土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

(四)推进区域协调,辐射带动能力增强

长株潭一体化迈向更高水平,长株潭一体化三十大标志工程涉长22个项目年度累计投资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长株潭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149个高频事项实现线上跨域通办。区域合作共赢进一步走深走实,长江中游城市群4项重点合作事项顺利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北京市朝阳区签订“1+12”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

(五)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稳就业工作取得实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71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17连涨”,区县(市)社会福利中心实现全覆盖。教育均衡发展再上台阶,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75万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5所,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5所,新增学位5.7万个,出台“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实施方案。医疗健康事业稳步发展,新增医院床位约1000张,205家市、县、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一卡通、一网通”。文体活动点亮百姓生活,建成100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个文旅融合示范点,成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23.87万套,深入推进“交房即交证”改革。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摘要)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稳定在43亿斤左右。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摘要)

(一)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长沙制造竞争力,统筹实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质行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制造业“三化”赋能行动、中小制造业企业培育行动、工业园区提效行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加快“五好”园区建设,力争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突破1400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新增30家、100家。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推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引进企业900家以上;做大做强湖南金融中心,推进湘江基金小镇二期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启动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大力培育新的产业支撑,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育打造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培育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争取1-2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为企业纾困减负,着力保市场主体,深入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全面推广水电气网外线报装零成本服务模式,深化政银企合作,加强涉企收费检查,持续推进“新官不理旧账”专项整治。

(二)更加注重依靠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高标准建设“三区两山两中心”,推动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大科学装置落户,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揭榜挂帅”、开展工业基础再造技术攻关,着力构建“产学研金用”联动的转化体系,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行动,全市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00家。大力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深入实施“芙蓉英才星城圆梦”计划,积极创建国家级人才城,加快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小镇、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服务标准、服务品质“三统一”,开发和完善“智能秒批”等系统应用,加大企业家权益保护力度,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特色化差异化创新行动,推出一批全国、全省领先的典型案例。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抓好国企国资改革,合力争取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获得国家批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抓好园区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力争市场主体突破150万户。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进长沙机场改扩建,新开国际货运航线3条以上,启动渝长厦高铁长赣段建设,推动渝长厦高铁常益长段建成通车、长沙新港(三期)铁路专用线投运,协调推进长吉高速、长沙外环高速规划建设,实现宁韶高速、江杉高速通车,推进高铁西站等重大枢纽建设,争取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夯实开放发展重大平台,切实发挥湖南湘江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打造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加强湖南湘江新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金霞经开区等联动发展。推动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大力争取“三类500强”、重大总部型经济等来长发展投资,积极对接争取外迁央企布局长沙,支持“走出去”企业建设海外仓,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以上。

(四)积极扩大内需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加强项目建设稳定投资增长,2022年拟铺排重大项目约1759个(不含预备项目),年度预估投资约4110亿元,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提速行动,加强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项目储备,加快引进和落地一批过百亿、过两百亿的大项目。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鼓励网红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数字文化和旅游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红星全球农批中心(二期)、盒马鲜生长沙运营中心建成投产,办好四季主题消费季、“福满星城”等品牌活动。

(五)全面提升城市魅力品质

提升特大型城市的承载功能,完善城市骨干路网,加快推进4条过江通道建设,实现地铁6号线初期运营,力争西环线一期通车试运行,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夯实城市能源保障,深入推动城市道路功能照明精细管理,实施“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质工程。深入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45个,危旧房屋240栋,棚户区1700户以上,启动城中村改造2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旧城改造类项目按属地原则纳入对应区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高标准建设重点片区,编制完善金阳新城规划,全线贯通金阳大道,编制金洲新城沩水中央客厅等控制性详规,启动长宁磁悬浮快线建设,推动建设长沙(金霞)消费类电子产业集聚区,高水平建设滨江金融、国际会展、高铁西城、南部融城、大泽湖、隆平片区、袁家岭文化区等重点片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扎实开展“双碳”试点示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力争空气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完成造林绿化17.43万亩。

(六)统筹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

引领带动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新突破,加强长株潭规划衔接,加快建设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长沙奥体中心、花卉园艺博览园、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对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长岳协作,强化与洞庭湖、湘南、湘西三大板块的联动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保障粮食稳面、稳产、提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新建美丽宜居村庄800个。

(七)促进文化繁荣增强城市“软实力”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加快湘江、浏阳河百里画廊建设,实施红色景点保护工程,提质升级靖港镇、铜官古镇等湘江古镇群,打造长株潭雨花非遗集市。加强文化事业建设,高标准建好100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施新时代文艺发展工程,持续推出“长沙之夜”等惠民演出,实施文化全民共享工程。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积极开展时代新人培育、雷锋精神传承、市容环境整治、诚信建设引领、乡风文明示范“五大行动”,大力建设书香之城、好人之城、文明之城。

(八)做好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做好稳就业促增收,围绕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扩大技术技能人才规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及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标准,稳步提高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标准,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5所,公办幼儿园30所,扩充优质基础教育学位5万个以上,落实“双减”要求。扩大优质医疗供给,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建设33个市级医院重点学(专)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体育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大力推进长沙国际体育中心建设,新建2个体育公园、新(改)建200个室外运动场及一批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确保房地产健康发展,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做好住宅用地集中供应,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切实维护安全稳定,慎终如始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全力保障能源稳定安全供应,持续推进“平安长沙”建设。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

来源:长沙晚报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