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市民建议给户部巷配置“名片”

时间:2021-05-08 07:27
  

改造后的户部巷 记者李爱华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李爱华实习生王美琦)近日,改造后的“汉味小吃第一巷”户部巷试营业,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尝鲜。一位市民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改造后的户部巷敞亮了许多,但遗憾的是,自己找了一圈也没看见一块介绍户部巷来历的匾额。市民建议,户部巷应增设历史展板,丰富文化元素。

  市民张女士称,几天前,她和几名朋友专程前往户部巷游玩。她说,经过改造,户部巷变得宽敞、整洁了。美中不足的是,自己沿着巷子找了一圈,没有看见任何介绍户部巷历史的匾额或展板。

  张女士表示,户部巷不同于其他美食街,游客来这里不仅是品尝小吃,更是经历一次汉味文化游,建议户部巷增设历史展板,丰富户部巷的文化元素,使之成为展示武汉文化历史的一扇窗口。

  9月10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走进户部巷。在解放路入口处,明清风格的石狮和牌楼十分醒目,巷子内各家门店均已开门营业,有的门店前,食客排成了长队。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看到,巷子部分地段仍在进行施工,巷道路面变宽了,干净了,巷子内确实未见介绍户部巷历史的展板及宣传文字、图片等。

  户部巷这个名字从何而来?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介绍,户部巷为明清古巷,明清时期,它的东边是藩台衙门,民间俗称为户部,西边是武昌府衙门,夹在其中的这150米老巷慢慢就被民间称之为户部巷,一直沿用至今。

  据了解,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了谢家面窝、石婆婆热干面,户部巷才迈开汉味小吃的第一步。到2002年,武昌区政府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按照“汉味早点第一巷”的定位,对户部巷进行了整体打造。2003年9月18日,重新打造的户部巷正式开街,小吃经营户由最初的12家增加到43家。开街以来,武昌区先后5次对巷内环境面貌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改造和文化景观设计,户部巷也渐渐声名远播。

  刘谦定表示,户部巷作为武昌区乃至武汉市的一张名片,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值得更深一步研究和发掘。

  针对市民在城市留言板上的建议,武昌区中华路街工作人员表示,市民的建议很有价值。户部巷的改造首先是提档升级,把硬件设施搞好,下一步将结合市民的建议,针对性地加大对户部巷历史的宣传力度,丰富户部巷文化元素。

火币网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