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在线 >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正式开放,快来一睹3000年前的珍品

时间:2021-12-23 08:40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外景。 记者许魏巍 摄

  长江网9月27日讯 (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白雪)试运行9个月后,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于27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完成升级改造,与特展《甲骨文的记忆》同时展出,青铜与甲骨文交相辉映,带观众走近真实的商朝。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藏品、有“镇馆之宝”之称的绿松石镶金饰件,首次展出复原件,观众可一睹这件珍品3000年前的原貌。

  荒郊遗址变身考古遗址公园

  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年代距今3500年,是商代南土中心城邑,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中心,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始终备受瞩目,先后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63年首次考古试掘以来,历经几代考古人的共同努力,至今已发掘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发现了宫城城垣、城壕、宫殿基址、贵族墓地、铸铜作坊、灰坑、窑址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达3000余件。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2013年—2016年,盘龙城本体保护一期工程竣工,完成城墙、城壕保护工程、宫殿区遗址展示工程、李家嘴墓葬区展示工程等;2017年底,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跻身我国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列。短短数年间,盘龙城从地处城市荒郊的考古遗址,变为一座景观优美的考古遗址公园。

  “盘龙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对业内有示范作用”,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对长江日报记者说,武汉很早就将遗址区域划为重点保护区,使这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始风貌,为之后的考古、展示、建设留下足够的空间,“令我们非常羡慕”。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盘龙城遗址是中国青铜文化南方之源,武汉城市之根,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在全国商周考古发掘研究、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中,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盘龙城遗址的管理、建设与保护,为全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做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议,展开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考古发掘、遗址展示、学术研究、展陈技术等方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起集发掘、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完备体系。这些工作的成果,值得向全国大遗址推广。

  据悉,正式对外开放后,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仍需提前预约。散客可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微信公众号预约;10人以上团队,可电话预约。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考古成为展品 三大展厅布展升级

  1954年,武汉遭遇大洪水,在防汛抢险中,抗洪工人从临近长江的盘龙城土墙取土筑堤,因此发现了深埋土壤中的青铜器。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的第一个展厅“浪淘千古”,就从那场洪水开始讲起。

  除了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外,展览也对历年考古相关的纸质记录、实物资料等都进行了展示解读。顺着展陈设置,观众可以从考古专家的视角,将碎片化信息一点点拼接串联,形成对夏商时代的完整想象。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73岁的熊霖青与老伴在展厅中徜徉,他们偶然知道博物院开放的消息,把孙女送到幼儿园后专门从武昌赶来。“我们是老武汉人,自然关心武汉的城市之根,关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熊霖青感受最深的展品是考古现场学生与老师的对话、笔记,“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欢呼、怎样克服种种困难,让人切身了解其中的欣喜与艰辛,很有意义。”

  第二展厅的“故邑风物”,通过盘龙城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等,综合展现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和祭祀礼仪。

  第三展厅“角立南土”,视野进一步扩大,在各种同时期文物、数据、资料的横向对比中,可以看到盘龙城对整个夏商王朝的深远影响。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据介绍,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自今年元月试运行开放以来,接待参观游客超过50万人次。9月3日起,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闭馆两周升级改造,灯光、多媒体、艺术品、互动装置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完善。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表示,展陈听取了从专家学者到普通观众的意见,在改造上增加了科普性,使用大众易接受的展列语言,让观众产生共鸣。在VR体验、互动游戏等环节上,则更注重观众的体验感。

  碎成500片的“镇馆之宝”,用科技拼出原貌

  绿松石镶金饰件。记者许魏巍 摄

  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绿松石镶金饰件,首次与复原件一同展出。这件出土时已散落成500余碎片的饰件,经过5年的复原研究,终于涅槃重生。

  绿松石镶金饰件于2014年在杨家湾17号墓出土,距今约有3300年历史,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商代早期最完整成型金器,通过检测得知,此饰件含金量达到89%,十分罕见,暗示这个墓葬主人可能是盘龙城最高等级贵族或首领。器物原以近千片人工磨制的细小绿松石贴塑而成,由于这件镶嵌器在埋葬和发掘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扰动,所以出土时只保存了500余片绿松石且已失去原貌。

  绿松石镶金饰件复原件。记者许魏巍 摄

  南方科技大学唐际根教授带领的团队利用多学科技术手段,研究了绿松石和黄金的加工工艺,分析了绿松石原有的承托体以及胶粘剂,并借助超景深电子显微镜、能谱仪、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重建了器物原貌。

  经过种种检测、分析和研究,课题组最终获得了原貌重建方案,随后用购买来的现代绿松石,仿照原件的500余片绿松石片逐片打磨,最终重建了一件绿松石兽面。

  市民参观绿松石镶金饰件。记者许魏巍 摄

  唐际根教授将其称为“绿面金眼龙”。“绿面金眼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独体“一首双身”龙形饰。器物以黄金、绿松石、大漆为材料,五官清晰、色彩明快,可称艺术品,更是多种材料复合制作的技术典范。同时,器物出土背景完整,是理解3300年前古人精神信仰的重要物证。

  《甲骨文的记忆》同时开展

  市民参观《甲骨文的记忆》特展。 记者许魏巍 摄

  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甲骨文的记忆》特别展览,同日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临展厅开展,展期4个月。

  甲骨是中国商周时期用于占卜和记录占卜内容或其他事项的龟甲和兽骨的总称,是迄今发现的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文献载体。甲骨曾被深埋地下3000多年,自从清末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甲骨上刻写的文字即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它不仅为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殷商王朝提供了真实可考的证据,更将那个时期的社会百态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市民参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记者许魏巍 摄

  此次展览以50件甲骨为核心,58件与甲骨密切相关的实物资料为补充,分为序厅、重现的文明、神奇的文字、传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共五个部分,通过展示实物、还原场景、讲述故事、互动体验等方式,带观众了解甲骨文里真实的商朝。

------分隔线----------------------------
推荐内容